多彩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多彩校园 正文
守护青春,“救”在身边丨北京高校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复选顺利举办

时间:2025-11-19

分享:

守护青春,“救”在身边丨北京高校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复选顺利举办

 

11月16日上午,“守护青春,‘救’在身边”北京高校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复选在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红十字会主办,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服务中心承办,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协办。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郭昊,市红十字会组织与青少年工作部负责人闫沛钰,市红十字会应急服务中心主任梁永清,健康咨询报社副社长、副总编郑淑华,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主管侯建鹏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共有48所北京高校参与,不仅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更为守护校园安全、建设更安全的社会注入了坚实的青春力量。

 

活动开始前,我校50名优秀志愿者迅速集结,在学术交流中心有序展开各项准备工作。26名场务志愿者高效投入场地布置、路线指引标识摆放与签到组织等工作,并在比赛开始前准时抵达各自服务岗位;24名伤情志愿者有序进入考场,整理着装并清点比赛所用急救物资,积极配合评委老师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多方协同、紧密配合,有效保障了各环节衔接顺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午9时,北京高校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复选正式开始。来自48所高校的参赛队伍斗志昂扬,在学术交流中心礼堂集结,齐声喊出“守护青春,‘救’在身边”的嘹亮口号,并合影留念,充分展现出团结协作的青春风采。随后,选手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前往四个考场进行考核。候考期间,有的队伍默契复盘、分工明确,有的队伍沉着梳理流程、神情专注,整个过程秩序井然,体现出各高校队伍过硬的技能功底与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次复选的核心实操考核在四大考场同步展开。

第一考场设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配备专业模拟人体模型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重点考核“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和AED操作”。面对模拟心脏骤停场景,选手们快速、规范地完成了意识判断、胸外按压、气道开放等一系列操作。

 

第二考场设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放映厅,针对“头顶部出血急救”项目进行考评,选手们熟练放置软垫、采取止血操作并缠绕绷带,在限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急救处置。

 

第三考场位于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以“右前臂出血止血包扎”为考核重点,参赛选手熟练运用加压包扎、止血带绑扎等技术,沉着应对模拟出血情境,操作精准有序。

 

第四考场位于学术交流中心第三放映厅,考察“右锁骨闭合性骨折固定”操作,选手们严格按照骨折固定流程,快速完成伤情评估、三角巾悬吊等步骤,确保固定牢固且符合安全规范。

 

考场上,选手们沉着冷静,动作规范娴熟,严格按照比赛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指定操作,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应急救护技能和良好的赛场风貌。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参赛学子通过针对性的实操考核,系统梳理并巩固了急救知识要点,将标准化操作内化于心,充分展现了各高校的应急救护技能风采。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让“守护青春,‘救’在身边”的理念深入校园,增强了广大青年的生命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校园应急安全防线、推动社会急救知识普及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高校应急救护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柳子灏

图片:杨智睿 龚贤 庞靖涛 黄意诚 黄子瀚

排版:钱心宇 陈禹含

责编:龚贤 陈禹含

审核:龚贤 陈禹含 卢南瑾 江璐妤

一校:段雅婕

二校:孙华砚

终审:吴启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61310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信

Bilibili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