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学术 正文
聚焦质量 共谋提升 ——本科督导总结会暨质量建设交流会纪实

时间:2025-07-11

分享: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督导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把每一次督导、每一次交流都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切实行动。”7月8日上午,教学楼102会议室里,院长胡继平的话语掷地有声,为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督导总结会暨质量建设交流会定下了积极进取、务实笃行的基调。

会议现场

院长胡继平、副院长毕雁英出席本次会议,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网教中心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听取本学期督导工作汇报,交流质量建设经验,共商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之道,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李亚丽主持。

回顾:督导助力,教学呈现积极态势

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冯幼民代表督导组做工作总结。本学期督导工作紧密围绕教学质量核心,重点加强对课堂教学观察、毕业论文指导和期末试卷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督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会督导专家结合丰富的督导实践分享了各自的工作体会与观察思考。交流中,专家们既肯定了本科教学的积极进展: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论文指导更加规范、试卷命题科学合理;更聚焦于为教学质量提升“把脉问诊”“开方献策”,建议未来着重从深化教师发展支持、完善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督导工作机制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交流:院系探索,共绘质量保障美图

会议聚焦“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经验交流。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分享了本单位教学质量建设的特色实践与创新探索,呈现诸多亮点,如完善细化二级教学单位内部质量保障制度;积极推动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闭环流程精细化、常态化;构建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培养与“传帮带”机制;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与模式创新;注重将学风建设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着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等。这些源自基层一线的鲜活实践,充分展现了各教学单位在履行质量保障主体责任中的担当与智慧,为构建全院特色鲜明的质量文化注入不竭动力。

部署:凝聚共识,明确未来提升路径

副院长毕雁英讲话

毕雁英在讲话中,高度肯定并衷心感谢教学督导团队长期以来对提升学院教学质量的持续关注、深度投入与专业指导。她指出,督导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反馈意见客观精准,对推动各院系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她聚焦行动落实与体系深化,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推进网络平台保障、制度机制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革新;二是推行以“导”助长的教师培训模式,围绕督导反馈的核心问题,组织专题教师培训,将督导的宝贵意见切实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能力提升;三是构建二级质量保障体系,各院系作为质量保障主体,必须立足自身,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展望:提质增效,协力共建质量文化

院长胡继平讲话

胡继平在总结讲话中重申了本科教学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他结合广泛深入的课堂观察与调研交流,对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提出殷切期望:教师要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教学吸引力,包括增强课堂互动性、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启发性,提升教学课件呈现技巧,确保考核评价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和一致性等;督导组要继续发挥好“督”与“导”的双重作用,既把好质量关,更做好引路人;各院系要切实担起责任,做实做强二级质量保障体系。他号召全院上下大力营造重视教学质量、潜心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共同履行好人才培养的光荣职责。

会议现场

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助推器”,教学单位是质量建设的“主阵地”,全体教师是提升育人成效的“主力军”。本次会议集中诊断了当前各教学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精准施策、持续改进提供了靶向制导;进一步凝聚了全校对质量文化的共识,有力促进了教学单位、督导专家、管理部门与师生间的协同育人,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校:孔令顺

二校:及扬 刘晓颖

终审:李亚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61310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信

Bilibili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2号